為技術人才創業提供新思路
— —訪硬科技領域創業者王曉飚
2018年01月09日 09:38機床商務網點擊:13187作者:張瀟
“目前,我們公司的發展已經逐漸步入正軌,這全靠技術革新。從2014年的營收為零,到今年的收入預計達到2000萬元,一路走來著實不易。” 近日,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辦公室里,西安必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曉飚近日有很多感慨,成立四年,從屬于硬科技領域創業的該公司從默默無聞到如今業內知名。其中甘苦,對他這個純技術人才可謂歷歷在目。
不安分 毅然扔掉“鐵飯碗”
王曉飚,本是個單純的技術人才,他1994畢業于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就讀于長春理工大學,是一位工程師,其主要研究領域為光學設計,擁有個人發明8項。畢業之后他順利地進入了一個研究所,一個有編制的崗位可謂是很穩定,但是王曉飚卻總覺得,自己的所學應該有更好的用武之地。2000年左右,思變的他毅然成為全球大光通訊公司JDSU(捷迪訊光電)的員工,任光學項目經理。
“我在技術層面還是很自信的。”王曉飚說,事實證明,這支隊伍里的很多成員,如今大都成為全球光通訊領域巨頭公司的技術骨干。2009年,王曉飚加入了西安光機所孵化企業炬光科技,任光學工程部總監,正是在這個崗位的工作使他感受到了“創業”的動力。
原來,在炬光科技工作期間,為了使產品設計更貼近市場需求,王曉飚經常往返于下游客戶中間,在獲益于光機所科技成果產業化利好的同時,王曉飚敏銳地覺察到激光器應用和設備的巨大市場需求。
“一般人很難接觸到激光器,技術人員研發激光器是在實驗室里,對實際生產情況不了解,閉門造車的結果是設計的產品不能很好地滿足生產的實際情況。客戶在使用的過程中由于設備專業性太強,工藝復雜,成本居高不下而造成激光設備很難被大批量的投入實際應用。”王曉飚說道。但正是這些實際困難,他發現了激光應用和設備的巨大市場,決定自己成立公司單干。
2013年,得益于西安光機所開放辦及孵化硬科技企業等政策支持,王曉飚及其幾名技術同行創立了西安必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并得到了中科院西光所西科控股、中科創星孵化器給予的創業資金支持,解決了創業初期資金不足窘境。
這種激光器應用非常廣泛,進過三年的不斷努力,必盛激光在激光替代傳統電鍍硬鉻工藝上取得了突破,在同行業中處于水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電鍍制品隨處可見,衣柜的拉手,車的輪子……
“要讓我們的硬科技工藝成為標桿”
新技術優點雖多,但當時相比傳統電鍍工藝,費用居高不下是大的缺點,怎么辦?王曉飚說:“改進技術和工藝唄。”說干就干,他帶領團隊進行了三年左右的技術革新來降低成本,他說:“其實我的專業和金屬材料及其加工相去甚遠,要說光學器件和光學設計,我還算半個‘專家’。但那時候讓我去研究激光加工涉及的粉末耗材及工藝,我幾乎是‘菜鳥’。”
設備要降低成本,工藝優化,技術要突破,持續三年,2016年10月終于成功實現了成本的降低,達到了和傳統電鍍差不多的價錢。由于瞅準行業需求,公司并在2016年迅速扭虧為盈,當年營收達600多萬元,預計2017年實現收入2000萬元。如今,公司已擁有核心技術14項,成為了國內激光表面處理設備、成套技術工藝研發領域翹楚,同時也擁有掌握原創硬科技技術的團隊。
西安市硬科技領域創業氛圍濃厚,因而關于未來,王曉飚信心滿滿,我們的目標是要替代傳統的工藝,讓我們的硬科技工藝成為標桿,為科技人員提供新的創業模式:技術必須面向市場深入生產線,一定要和實踐結合,只有技術的不斷升級和變革,才能帶來生產效益的提升。
(原標題:為技術人才創業提供新思路——訪硬科技領域創業者王曉飚)
上一篇:寧江機床馬富強調試法獲得用戶好評
下一篇:關錫友 東北振興的非典型性樣本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79dvd.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