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爾故事】陳夕陽:紅心閃耀,匠心筑夢

今年34歲的陳夕陽,已經在暢爾裝配崗上足足攢了十五年的“功力”。現在是暢爾總裝一部部長的他,喜歡扎根生產一線,機床裝配制造有他,潛心研磨技藝有他,出差安裝服務有他。他充分發揮黨員“傳幫帶”作用,努力把負責的每件事做到更好,不知不覺成為了身邊人學習的榜樣。
不忘爺爺囑咐 潛心學藝
2007年,年僅十八歲的陳夕陽踏入社會。當時爺爺對他說“年輕人要足夠踏實,要學一門本領。”帶著爺爺的囑咐,陳夕陽離開湖南溆浦老家,跟著劉總工來到了暢爾,一呆就是十五年。

陳夕陽從一名小學徒做起,跟著師傅老柏學機床裝配。“夕陽是個很實在的年輕人,話不多,人勤快,也用心”。憑借著這股認真工作和虛心學習的勁兒,陳夕陽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他很拗,喜歡與生產中遇到的難題做抗爭,小到螺絲、零件,大到工夾具、整機裝配,都扎扎實實學了起來。為了彌補自己專業的不足,陳夕陽默默利用休息時間一點點“吃”透理論知識,取得了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大學文憑。

汗水伴著機器的節奏滴落,雙手與工具摩擦生出厚繭,他的目光越來越堅定,技藝也越來越精湛。裝配鉗工技師、機械工程師、優秀干部……努力的成果在一步步兌現。
敬畏每一臺拉床 堅守匠心
工貴其久,業貴其專,陳夕陽十幾年如一日扎根一線,對機床的“脾性”深為了解,但還是嚴格遵守每一項操作規程,日常作業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依標達規、規范操作。

前幾年,陳夕陽和他的團隊迎來了一次“大考”,為某跨國公司提供直角雙立柱外拉床和多工位復合機床。面臨著德國標準、裝配工藝、裝配周期等難題,陳夕陽及團隊一連幾個月“泡”在車間里。白天裝配作業,緊盯現場時不時調整生產節奏,晚上搜集技術資料,對照工藝指標和設備參數逐個突破,這才保證了交期和質量。這次‘大考’得到了客戶的認可,陳夕陽結合裝配經驗,優化了裝配工藝,制作輔助工具,這讓后續產品的裝配周期縮短了近半。

“每臺拉床都是研發人員一筆一劃畫出來的心血,是車間一線人員一點一滴干出來的成果,對拉床心存敬畏,確保安全地交付客戶,是我們的責任。”

▲陳夕陽一家
作為一名黨員,傳承紅色基因,奮戰在一線崗位,陳夕陽用一以貫之的匠心守好自己的責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