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軸承鋼質量的優劣主要看純凈度
閱讀:591 發布時間:2022-4-5
溫離子滲硫工藝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出現的表面改性技術。其基本原理與離子滲氮相似。在一定的真空度下,利用高壓直流電使含硫氣體電離,生成的硫離子轟擊工件表面,在工件表面與鐵反應生成以FeS為主的10μm左右厚的硫化物層。硫化物是良好的固體潤滑劑,有效地降低鋼件接觸表面的摩擦系數,且隨載荷增大,摩擦系數進一步降低,因此可以大大提高重載下軸承的耐磨性,軸承的壽命可提高3倍左右。
感應加熱表面淬火工藝。感應加熱表面淬火的主要應用場合分兩類:一是鐵路軸承的表面感應加熱淬火,采用新材料ⅢX4鋼制的套圈經感應加熱淬火后,表面為硬而耐磨的馬氏體組織,心部為韌性較好的索氏體、屈氏體,表面為高達500MPa的壓應力,其使用壽命比ⅢX15Cr制軸承高1倍,并且*消除了套圈使用時突然脆斷的現象,提高了軸承的可靠性,性能與低碳鋼滲碳淬火相似,但成本遠低于后者;感應加熱表面淬火的另一應用是特大型軸承的熱處理,減少大型軸承套圈的淬火變形和硬度不均勻性,同時節省設備的投資費用。
激光高能束表面熱處理。激光高能束表面熱處理是近年來開發的新的熱處理方法,通過激光加熱可獲得0.25毫米~2.0毫米的硬化層,與其他表面硬化方法相比,具有硬化層深度和位置控制精確、無變形等優點。高碳鉻軸承鋼零件經表面激光硬化后淬硬層的馬氏體極細小、碳化物分布更均勻、殘余奧氏體極少,比一般淬回火具有更高硬度和滑動耐磨性。另外,激光等高能束還可作為表面涂覆工藝的熱源,一次可完成表面淬火和涂覆過程,尤其是近年來納米技術的發展,這一復合工藝過程在精密軸承零件的表面處理中將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表面涂覆工藝。表面涂覆技術包括物理氣相沉積(PVD)、化學氣相沉積(CVD)、射頻濺射(RF)、離子噴涂(PlasmaSprayingCoating,PSC)和化學鍍等。PVD與CVD相比,其工藝過程中被處理工件的溫生低,鍍后不需再進行熱處理,在軸承零件的表面處理中得到較廣泛的應用。100Cr6、440C等鋼制軸承零件經PVD、CVD或RF鍍TiC、TiN、TiA1N等后,可提高軸承零件的耐磨性和接觸疲勞抗力,降低表面摩擦系數。
感應加熱表面淬火工藝。感應加熱表面淬火的主要應用場合分兩類:一是鐵路軸承的表面感應加熱淬火,采用新材料ⅢX4鋼制的套圈經感應加熱淬火后,表面為硬而耐磨的馬氏體組織,心部為韌性較好的索氏體、屈氏體,表面為高達500MPa的壓應力,其使用壽命比ⅢX15Cr制軸承高1倍,并且*消除了套圈使用時突然脆斷的現象,提高了軸承的可靠性,性能與低碳鋼滲碳淬火相似,但成本遠低于后者;感應加熱表面淬火的另一應用是特大型軸承的熱處理,減少大型軸承套圈的淬火變形和硬度不均勻性,同時節省設備的投資費用。
激光高能束表面熱處理。激光高能束表面熱處理是近年來開發的新的熱處理方法,通過激光加熱可獲得0.25毫米~2.0毫米的硬化層,與其他表面硬化方法相比,具有硬化層深度和位置控制精確、無變形等優點。高碳鉻軸承鋼零件經表面激光硬化后淬硬層的馬氏體極細小、碳化物分布更均勻、殘余奧氏體極少,比一般淬回火具有更高硬度和滑動耐磨性。另外,激光等高能束還可作為表面涂覆工藝的熱源,一次可完成表面淬火和涂覆過程,尤其是近年來納米技術的發展,這一復合工藝過程在精密軸承零件的表面處理中將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表面涂覆工藝。表面涂覆技術包括物理氣相沉積(PVD)、化學氣相沉積(CVD)、射頻濺射(RF)、離子噴涂(PlasmaSprayingCoating,PSC)和化學鍍等。PVD與CVD相比,其工藝過程中被處理工件的溫生低,鍍后不需再進行熱處理,在軸承零件的表面處理中得到較廣泛的應用。100Cr6、440C等鋼制軸承零件經PVD、CVD或RF鍍TiC、TiN、TiA1N等后,可提高軸承零件的耐磨性和接觸疲勞抗力,降低表面摩擦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