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傅凌偉華:檢修現場的“活地圖”
2017年01月03日 10:14機床商務網點擊:4981
【中國機床商務網 專家學者】凌偉華是三峽電廠主機分部調速器負責人。提到他,熟悉他的人都會豎起大拇指。他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盡管許多人努力想將他拍在沙灘上,卻依然不能望其項背。有人說,在檢修現場,只要有凌偉華在就安心了,他是檢修現場的“活地圖”,更是“定海神針”。可三十年前的凌偉華與其他許多新職工相比并沒有什么特別,甚至從湖北省電業技工學校熱能動力專業畢業的凌偉華“跨專業”從事了“水火不容”的水電工作。
初入行業適應不易遇良師
1982年,走出校門的凌偉華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與向往進入葛洲壩電廠。剛工作的凌偉華對于即將著手的工作一竅不通,畢竟他所學的熱能動力與大型水輪機調速器檢修工作相去甚遠。用他的話說,用了三年的時間他才終于在師傅的指點下摸出些門道。有趣的是,這個陌生的工作竟然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給他來了個“下馬威”。
凌偉華說,有一次他穿著一件新毛衣上班,結果不小心摔了一跤,毛衣沾上了油污。這種油一旦沾上便洗不掉,這預示著凌偉華的這件新毛衣在他的崗位上“光榮犧牲”。這個經歷讓還是新人的凌偉華對工作環境有些小意見。
老師傅凌偉華:檢修現場的“活地圖”
年輕的凌偉華跟所有剛步入工作崗位的新人一樣,因為工作沒少挨師傅罵。給他印象特別深的一次是到一個偏遠的地方進行檢修。因為年輕缺乏經驗,等到檢修的時候凌偉華才發現需要用的材料沒有帶全,附近又找不到所需材料。無奈之下,凌偉華不得不用鞋底削成需要的形狀作為替代品。
終,凌偉華的“小聰明”沒能躲過師傅的火眼金睛,挨了一頓罵。師傅斥責他為什么知道那個地方偏遠不方便,去的時候卻不把工具材料帶全。原來,凌偉華靈機一動的小聰明雖然看上去效果不錯,可時間一長還是會出問題。這件事帶給凌偉華很大觸動,師傅的較真精神通便過這樣的方式傳承給凌偉華。
從對得起工資到精益求精的嚴師
盡管年近花甲的凌偉華已經是三峽電廠水電維護專家并享有國務院津貼,但初的凌偉華并沒有想過要做到好或精益求精。他的想法很簡單,對得起自己賺的工資就行。如果情節按照預想推進,似乎就沒有了今天的凌偉華。
轉變,是在凌偉華當了班組長的時候。當了班組長跟做普通組員不同,畢竟下面管著幾個人。用他的話說,想讓人家聽你的,一定要比他們做得好,他們才能服你。于是,在外界的壓力下,凌偉華走上了精益求精的道路,并且越走越遠。
調速器電磁閥襯套和閥芯的配合間隙不足0.005-0.008mm,不足頭發直徑的四分之一,對手工拆裝技能水平有極高要求,操作不當會損壞配合面,影響調速器控制精度。一般人拆裝電磁閥往往要憑借專業工具花費半天的時間,凌偉華憑借多年的經驗,僅憑手上控制短短十數分鐘就可完成電磁閥的手動拆裝工作。
據了解,三峽電廠以師帶徒的形式培養新人工匠,而凌偉華每年都會被安排帶至少一兩個徒弟。為了讓徒弟熟悉設備,凌偉華會將淘汰下來的設備組件拆開,手把手交給徒弟。
凌偉華的徒弟付興偉眼中,師傅經常帶著徒弟到現場,在設備上爬上爬下,從不怕臟怕累,并且在技藝上要求上,更是高于普通行業標準。
一次,付興偉在調試電機核加油泵同心度的時候一蹲數個小時,終于達到了100微米誤差。他高興地問凌偉華,已經達到行業標準,是不是已經差不多了。不料,平時一向和藹的凌偉華十分嚴肅地告訴付興偉,他的詞典中沒有“差不多”,而他的標準是小于80微米。
80微米,不超過一根頭發絲直徑的長度!正是有這樣的高標準嚴要求,凌偉華才能在不斷磨練技藝的同時帶出許許多多的徒弟。
如今,他帶出的徒弟已經在國內多個大型水電站中成為技術骨干,同為水輪機組安全把脈,或走上行政領導崗位。而年近花甲的凌偉華卻依舊堅守生產線。
老師傅有絕活 專家指名“133”
凌偉華的絕活除了手上功夫,還有通過對機組“望聞問切”就能準確判斷故障原因并對癥下藥的本領。
凌偉華說:“設備也是有生命的琢磨它的脾氣需要我們沉下去,再沉下去,不能猴子掰玉米,心浮氣躁”。他就是用心去感受這些機器的“呼吸”,哪怕一絲異樣的味道,稍有差池的溫度,細微的雜音都逃不過凌偉華的手心。他或是站在油壓泵旁聆聽油泵運行的聲音,或是用長滿老繭的手在管路和閥門上撫摸。通過這種方式,他成功解決了機組的許多問題。
他的絕活與多年鉆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調速器方面他的性就連國外制造商都十分認可。電站安裝時,他的安全帽編碼為“133”。經過多次與外國廠家接觸,凌偉華豐富的經驗以及專業的態度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以至于后來在機組安裝調試前,對方調試工程師都會點名要求“133”到場。
對未來不想太遠做好當下
已經53歲的凌偉華已經兩鬢斑白,常年嚴謹的檢修工作讓他的眉心刻上一個深深的“川”字。似乎應該開始準備頤養天年的他在被問及以后有什么規劃時,凌偉華憨厚地笑著說,人總要有點追求嘛!
本以為身為專家的凌偉華會說出長遠的計劃或高大的追求,卻沒有想到他說的追求就是老老實實干活,做好工作。同時,他也表示,以后體力方面的工作或許要少一些,可能會在幕后多出出主意,做一些指導。
老老實實工作,做好工作,聽起來簡單,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好。老老實實工作一天容易,三十年每天老老實實工作卻很難。凌偉華就是因為有了三十年的“老老實實工作”,才能腳踏實地走到今天。
(原標題:凌偉華:檢修現場的“定海神針”是怎樣煉成的)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79dvd.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