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師張合禮:用“焊槍”描繪“高鐵夢”
2016年12月30日 09:30機床商務網點擊:5343
【中國機床商務網 專家學者】從一名廚師跨界到電焊工,他用刻苦的學習完成角色轉變;從一名默默無聞的焊工到拿下國際焊接大賽金獎的技師,他用扎實的技能詮釋了心中的工匠精神。他是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公司車體分廠電焊工、技師、全國技術能手——張合禮。
廚子愛上焊接
2001年,剛滿20歲的張合禮,大專畢業后來到青島,在一所技校附近的餐館干廚師。慢慢的,來餐館吃飯的技校老師們的談資吸引了他的目光,靦腆的他開始跟老師們熟絡起來,打聽各種焊接的趣事和知識,一顆躍動的小火苗開始在心里萌芽。
從零開始的專業技術學習,對于半工半讀的張合禮來說并不輕松。但是張合禮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每天一早幫飯店賣早餐,再去學校上課,晚上再回飯店打掃衛生,深夜回家繼續學習。
技師張合禮:用“焊槍”描繪“高鐵夢”
2008年,青島市第十屆職業技工大賽次設置了焊工學生組環節,張合禮和同學一起,這引起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的注意。2009年,張合禮幸運地成為該公司的一名電焊工,從此開啟了一段高速運轉的人生路。
“絕招”攻克難題
穿上黃色防護服,系上送風機,再戴上有變光面罩的頭盔,張合禮每天都要穿著4公斤重的工作服進行安全作業。他負責的是動車組底架的焊接,底架是動車組的關鍵承載部位,相當于列車的“脊梁”,直接關乎列車運行的安全可靠性。對高鐵焊接來說,底架是關鍵的一到焊接工序,焊接的質量要求極高,操作難度大。
“焊絲的干伸長度和焊槍角度都會影響焊接質量,這就要求我們有扎實的基本功。手要穩,心要靜。”每天工作八小時,焊槍根據作業內容不同,分為三公斤、四公斤等多種重量的焊槍,為了端穩這桿“槍”,練好基本功,張合禮每天都做俯臥撐練習臂力。除此之外,他那股好鉆研、愛琢磨的性子也讓自己練就了一身過硬的焊接技術。
在焊接工藝中,焊頭越少,安全隱患越少,造型也美觀,然而在實際焊接過程中,焊工總會遇到各種情況的焊接。其中360度的環形焊曾經一度讓車組人員頭疼不已。
所謂環形焊,就是在底架的枕梁與減震器座焊接部位,有一個長20厘米,高不到9厘米的狹小空間,在焊接過程中要平焊轉立焊,焊接難度極高,稍不留神就會出現焊接缺陷,因此,焊接的一次合格率較低。
為了突破狹小空間的焊接,張合禮做了連續一個多月的試驗,試驗了上百次。打破了人站立手轉動的常規做法,焊接技術,張合禮不僅能保證焊縫外形美觀,而且焊縫溶合好,一次合格率達到98%以上。
近10年的工作經歷,張合禮的絕招高達8項。此外,他還先后主持完成焊接試件1500余組,解決了30余項技術難題。由于技術,張合禮一路破格晉升,成為公司年輕的技師,2015年更被評為了資深技能專家。
擦亮中國高鐵名片
2011年,張合禮代表中國參加“LVM杯中國德國焊接對抗賽”,一舉奪得組135(MAG)項目名。
這些年來,張合禮經手的動車組,從時速250公里、時速300公里CRH2型動車組,到世界快的時速可達380公里的CRH380A,再到中國標準動車組,他一次次“挑大梁”。
在外人看來,張合禮工作時身處嘈雜的車間,電焊時火花四濺,而且還拿出大量的私人時間來學習和實踐電焊技術,實在太不容易了。但是張合禮卻不這么認為。“焊完一件產品,很好就會很享受,不好就會想為什么不行呢?”
如今,南來北往的高速動車組,早已成為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而他自己也成為不遺余力的推銷員。
“每次到火車站看到自己廠里出產的動車、在旅途中和乘客聊天,我總會驕傲的介紹:‘這是我們親手焊接的’。”張合禮說:“要讓自己親手焊接的動車組跑得更快更好,為中國高鐵這張名片增光添彩。”
(原標題:張合禮:用“焊槍”描繪“高鐵夢”)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79dvd.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