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 地區風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下,企業發展一味求大、求全已經成為過去,現如今,以專業化、精細化、新穎化為主要特點的“專精特新”企業正成為新的發展潮流。近日,福建省經信委和財政廳印發了福建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管理暫行辦法,決定展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和培育,著力培育細分行業翹楚,打造“隱形”企業。
這一針對中小企業的認定培育新政,無疑將給更多企業帶來福音。近幾年來,隨著“互聯網+”浪潮的興起,精細化管理工具,以及更多現代化管理制度的導入,很多南企告別了過去“大廠房”“大生產”,通過對單一核心技術的深度開發,贏得細分市場,甩掉資產束縛。新政的出臺,將從融資、人才、市場等方面對這些企業加以扶持,具備“專精特新”這4個特點的中小企業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期。
福建南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將迎發展黃金期
打破“做大”慣性思維向“專精特新”轉型
“當前的經濟形勢,企業要利用“互聯網+”戰略機遇,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型升級,地方政府應培育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以及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才能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談及南安企業的發展出路,前不久來南安為南企做培訓的哈工大教授董申如是說。
實際上,董申所提及的“專精特新”的企業發展理念,南安企業很早就作出了轉變。南安市裝備制造業協會會長、福建成功機床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泗進頗有感觸地說,觀念一變天地寬,現在企業必須打破“做大”的慣性思維,向“做強”“做久”轉變,向品質、服務、團隊,尤其是創新要效益。在他看來,近幾年,南安裝備制造業取得飛速發展,就得益于本土企業勇于打破“常規”,學會忘記“做大”,開始學著“做專做精”的發展思路。“放眼一些制造大國,他們的很多企業規模都非常小,甚至有些'迷你’,但這些企業就憑借核心技術領跑行業,成為隱形,這也應該是我們南安企業學習和努力的方向。”福建巨邦機械總經理蔡建華表示,成立不過3年的巨邦機械,得以在短期間就以黑馬的姿態在石材機械市場上異軍突起,設備租賃、阿米巴管理等輕資產管理模式功不可沒,這為企業甩掉了巨大的包袱,讓企業能將更多資本投入到技術革新上。
“現在的企業其實沒必要再像以前,把整個企業架構做得面面俱到。”談到企業發展理念,在南安新東源石業董事長楊加強看來,如果每個企業花大量時間和資金建立自己的管理系統,很多企業根本無法支撐。
“'互聯網+’時代會催生很多具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企業此前'小’的劣勢將變成優勢,中小企業可以利用新型的互聯網工具,短時間內建立企業基本模塊,樹立品牌,打開市場,打一場漂亮的反擊戰。企業只需做好自己的核心產品,輔以平臺工具,就能贏得市場。”楊加強表示。
核心技術、拳頭產品助南企領跑細分市場
理念的更新給企業帶來的改變立竿見影。目前,在整體經濟形勢放緩的態勢下,南安包括石材、機械、電子信息領域,很多看似“塊頭”不大的企業,充分利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市場競爭力強勁的單品,在市場上迸發出大能量。
在起點相對高的南安裝備制造產業,目前已涌現出一批靠單一核心技術取勝市場的企業。周泗進掌舵的成功機床有限公司,是全國具備生產大型數控機床設備能力的企業之一。其中,“數控立式車床”是周泗進引以為豪的“獨門武器”。從粗加工到柔性加工,從800毫米的高速立車到8米立式車床,專注數控立式車床,做這一領域的“小強人”,是周泗進的清晰定位。
在霞美濱江機械基地,園區雖不大,卻臥虎藏龍。扎根數控機床數十年的達宇機床,一直專注于軋輥磨床這一領域,其自主研發的全自動精密型數控軋輥磨床,不僅是國內高水平的機床品種之一,更打破了國外軋輥磨床領域的技術與壟斷,為南安在機床制造方面搶占一席之地。
國內早切入冶金行業冷卻器的江南冷卻器廠,改變了我國上百年來冷卻器從國外進口的現狀,憑借牢靠的化質量,開始在市場嶄露頭角;國內磚機界領頭羊三聯機械始終致力研發,范圍涵蓋磚機到整個墻體材料,服務范圍從自己的客戶延伸到客戶的用戶,且切入了新型墻體材料的研發。
在石材領域,早些年大而全的企業如今也紛紛改弦易轍,抓住單一產品并不斷放大其優勢,成為行業內的“單打”。“石材行業以前提出做大做強,現在已經不適應了。現在做精做細才是關鍵。”錦益石材董事長李景燎,幾年前就提出精細化戰略,將企業定位在單一產品品牌效應的大化上。
在選品中,獨到的眼光讓他終將意大利木紋定位為主打產品。事實證明,專業化讓錦益實現了對大部分意大利木紋荒料資源的買斷,現在月產量近5萬平方米,成為國內意大利木紋大的供應商。
(原標題:福建南安裝備制造企業的“專精特新”之路)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