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導讀:在3D打印技術風靡的背景下,國內一些企業開始耐不住寂寞,紛紛“嘗鮮”。美國航天局27日宣布,該機構采用3D打印技術制造了火箭發動機的噴射器。美國航天局表示,該噴射器在削減成本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此前,美國《時代》周刊將3D打印列為“美國增長快的工業”,而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更是認為其將“與其他數字化生產模式一起推動實現第三次工業革命”。為了占取戰略高地,科技部今年將3D打印編入《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制造領域2014年度備選項目征集指南》。
美國航天局27日宣布,該機構采用3D打印技術制造了火箭發動機的噴射器,發動機點火期間創紀錄的產生了9072公斤的推力,它在高溫高壓測試中“工作”。在眾多降低硬件成本空間的重要進展之中,這項測試具有里程碑意義。像添加劑制造技術,3D打印,令美國航天工業培育出新的、更具成本效益的能力。這意味著該機構在通過3D打印技術削減太空探索中的硬件成本方面“前進一大步”。
美國航天局當天發表聲明說,該機構利用“選擇性激光熔融”工藝,用高能激光束把鎳鉻合金粉末熔化,再根據計算機設計的3D模型“打印”出噴射器。該噴射器是美航天局曾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火箭發動機組件中大的,其大小相當于小型火箭發動機的噴射器,但其結構設計參照的是將航天員送上小行星的大型火箭發動機噴射器。
在8月22日進行的測試中,該噴射器產生了創紀錄的9噸推力,是此前曾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同類噴射器的約10倍。初步數據顯示,在每平方米近1000噸的高壓和約3316攝氏度的高溫下,這個噴射器可“工作”。
減少成本的關鍵之一是盡量減少火箭部件的數量。這個噴射器有兩部分,而早前測試的類似的噴射器有115個部件。較少的部件不需要太多組裝工作,這意味著復雜的零件利用3D印刷有顯著的節約成本的潛力。
美國航天局表示,該噴射器在削減成本方面邁出了一大步,因為它僅由兩個零件組成,而此前測試的同類噴射器由115個零件組成。美國航天局說:“零件越少,所需組裝工作越少,意味著使用3D打印技術制造復雜零件可以節約一大筆成本。”
美國航天局正積極探索在太空任務中使用3D打印技術,比如正與私有企業合作研發能在空間站中使用的3D打印機,為宇航員打印所需工具。此外,美國航天局還在研究使用3D打印技術制造長期探索任務中所需的食品。